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6月9日,由仙林党群服务中心、仙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朝茶夕瓷国艺社、 七色彩虹文化服务中心、南京财经大学汉韵琴社联合举办的“菖蒲清尊共”迎端午特别活动在在仙林党群服务中心四楼举行,共同弘扬汉文化之美,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本次活动在汉服年代秀中拉开序幕,由汉韵琴社表演人员身着不同朝代、不同形制的汉服进行走秀,她们表情端庄地从T型舞台一端缓缓走来,每个细节都做得一丝不苟,把观众们迅速带到了节日氛围里。

接着,进入知识竞赛环节,有一些简单端午知识的对错判断和诗词上下句问答,用抢答形式进行,通过知识竞赛使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端午节的历史由来。
接下来是“斗草”活动。斗草又称斗百草,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属于端午民俗。主持人邀请现场活动参与者上台游戏。参与游戏者两两分组,用草勾结向各自方向拖拽直到一方断裂,谁的草未断裂即为赢家,获胜者将获得奖品。
“斗草”是武斗,而文斗则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颇受文人雅客的喜爱。尤其是古琴,更是留下了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美谈。汉韵琴社琴艺部表演人员进行了古琴演奏——十大古琴曲之一的《阳关三叠》。阳关三叠产生于唐代,是根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最脍炙人口的那一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美轮美奂的古琴表演让观众们不由得静下心来,目不转睛地欣赏。

最后进入动手环节,大家一起学习制作香囊,祈福纳吉。香囊的制作由现场的老师进行教学,这个趣味项目也让活动的氛围达到了最高潮。每位参与人员都制作出了一个葫芦香囊,葫芦谐音福禄,希望大家都可以福禄双收,端午安康。

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精魂的所在,也使得中华民族这一传统节日得以传承和延续。本次活动为大家精心呈现了一场端午文化节的盛宴,通过一系列的传统活动将传统的美好文化传播到社区居民中间,使得居民群众进一步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本次端午节活动不仅起到了活跃身心、联络邻里感情、促进邻里和睦、增强社区凝聚力的作用,更能寓教于乐,增进大家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刻体验传统节日中蕴涵的历史意义,从而使民族精神得以传承。
仙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