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学栖霞江中丽岛】着眼派缘生态实践场,塑造基地课程新样态

时间:2023-08-16 16:17

继《公约领航——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劳动育人新实践》公约项目推进会后,为进一步建设八卦洲劳动育人实践基地,构建劳动育人课程,813日上午,八卦洲社区教育中心校长蒋丽云邀请栖霞区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中心朱琍琍主任、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科学教研员高伟教师团队、中小幼德育校长、主任及文化设计一行顶着酷暑来到派缘农庄进行了全方位实地考察。首先,蒋丽云校长向与会人员解释了此次会议的目的。希望大家能够在深层次了解派缘农庄的现有劳动教育资源后,结合各阶段学生发展特点以及学校特色,设计可操作的、符合学情且丰富有趣的劳动实践活动。

随后,各校团队深度走进基地各个区域观察。首先派缘农庄负责人周总向大家介绍每个区域,然后各校相互讨论着活动设计,并且询问周总每个区域的可提供的劳动资源和可改造空间。

紧接着,各位专家和中小学负责人在会议室进行深入交流,围绕现有资源,讨论课程活动设计,构思文化打造。

首先,朱琍琍主任指出,从派缘农庄特色“阳光”二字入手,大家要充分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打造品牌。八卦洲农业劳动教育资源丰富,是否可以借助寻宝、游览地图的形式,将八卦洲的各个农庄特色打造成主题教育下的系列性活动。目前洲上中小幼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项目,能够与八卦洲实践基地课程相互融合,让学生走出校园,拓展知识面,打造家校社更具有融合性的特色活动。另外,对于学习手册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则需要进一步联系社会各个方面资源进行整合。

接着,科学教研员高伟老师建议可以借鉴英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进行任务驱动型的博物馆打卡学习。结合八卦洲特色,是否可以将这种模式借鉴到农庄实践活动中来,编辑有意义且具有实操性的劳动研学手册,让孩子带着问题与疑惑走进实践基地,真正将观察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落到实处。

各个学校也结合学生特点,相互交流了能够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行有所思、做有所感的实践活动。劳模精神学习、植物标本、水培种植、亲子烹饪、饮品甜点制作等等,大家结合基地的具体情况,向周总提出了操作层面的可能性。

此次基地考察、研讨,明确了各年龄段秋季亲子劳动课程内容,也明确了文化设计思路,为更好打造优质劳动教育基地、提升劳动育人效能奠定了基础,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成为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撰稿:八卦洲中桥中学程  

                                        摄影:八卦洲社教中心王晓荣

                                        审稿:八卦洲社教中心蒋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