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1月5日,听竹社区居民学校联合共建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摄山星城小学面向辖区青少年以“人工智能是否取代了国学”为主题,开展了国学启蒙课程,大力弘扬和培育国学传承与民族精神。
社区教育志愿者潘晨雨以“讨论科学课与国学课的差异性”作为课程导入,使得青少年聚精会神地思考与互相交流想法。随后,以5分钟为限,志愿者邀请学生们以“小寒”为主题写一首小诗。同学们纷纷化身小诗人,拿出多年学习积攒的知识体系和诗词量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碰撞,并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创作的作品。
在阅读完数首描写小寒节气的诗作之后,志愿者邀请同学们辨别哪首诗是由AI创作的,哪首是诗人创作的。在大家的火眼金睛下,诗人的创作更是技高一筹,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用词造句上,甚至细微到一个动词,都有天壤之别。其中,最受大家喜爱的是元稹所作《小寒》,志愿者在讲解完生字词后,又通过诗文解析让同学们仿佛看见了喜鹊忙碌着筑新巢、野鸡藏匿在茅草丛里鸣叫的景象。“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从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本次课程在同学们的朗朗读诗声中画上了句号。
听竹社区居民学校将通过阅读增进知识的传承、文化的涵养、精神的赓续,使辖区青少年养成阅读习惯,在全社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栖霞区西岗街道听竹社区居民学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