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学栖霞 丹枫乐学】南炼新村社区开展“手绘我们的家”活动

时间:2024-06-17 14:15

为进一步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挖掘厂居社区的人文底蕴,促进邻里融合发展。南炼新村社区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多次开展社会调查、访谈交流、文明实践活动,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校社合力,以“人文+艺术”的形式促进社区多元共治。6月15日,南大艺术学院及栖霞街道未保站、栖霞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南炼新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开展“手绘我们的家”活动。


探寻老故事,回顾社区“旧时光”。“咱们炼油厂的公园在80年代可是远近闻名,以前还有动物园、游乐场。亭台楼阁非常有江南水韵,四季更迭美不胜收!”每一位老南炼人说起公园来都是满满的自豪感。今年4月起,南大社会学院的老师同学们就着手对炼油厂生活区的老住户、新居民们进行采访,通过“圆澡堂”、“螺蛳公园”、“大食堂”、“大绿坡”、“石化剧场”等地标建筑的实地调研和深入了解,逐渐揭开有着六十年历史的老小区的神秘面纱,并且为丰富和传播这些记忆,绘制了许多反映南炼不同地点特色的宣传海报。

大手拉小手,共搭志愿“连心桥”。艺术学院研究生刘紫葳在教孩子们绘画技巧时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志愿服务,提升小朋友的艺术素养和表达能力。”“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地标有关的老故事梳理整合出来,以新媒体的方式向更多人展示社区的魅力。”方俊喆同学说。南京大学乡村振兴与社会创新课程“艺人”团队同学,结合自己设计的海报向大家诉说设计理念和感悟,让孩子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有更深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社区的历史和文化感到自豪。

手绘我的家,传递知识“艺能量”。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色彩更加明亮、内容更加鲜活。社区邀请到见证了厂居变迁的老党员丁旱雨,讲述他童年时在生活区的故事,精彩的内容和有趣的话语,令人入迷。随后,大家迫不及待拿出手中的画笔,描绘心中的社区美景。农贸市场品类繁多的水果蔬菜,螺蛳滑梯上的欢乐笑容,高大繁茂的梧桐大道,小学门口熙熙攘攘的小卖部,都是儿童眼里的色彩斑斓的生活点滴。南大同学和孩子们共同合作,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社区景象跃然纸上,充分展示了创意和想象力。

此次活动,让社区“七彩少年”在绘画交流中收获了知识、友谊和成长,社区的记忆也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未来定会开出绚丽的文化之花。下一步,南大的同学们将会把绘画作品和海报融合,以公众艺术展览的形式,让更多的人看到,引发共鸣、启迪思考。

 

栖霞区栖霞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吕福星供稿

2024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