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全民阅读的热潮涌动,文化传承与知识共享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燕子矶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紧扣这一契机,持续推进知汇课堂,将“文化传承与代际共读——重温小学课本(二)”主题课程带到吉祥庵社区,为居民们打造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深度的学习体验。
课程伊始,老师以“我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律动手指操开启热场环节。老师耐心细致地为大家分解每一个动作,从手指的屈伸到手臂的摆动,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大家看,手指弯曲再伸直,就像小铲子在挖土,节奏要轻快哦。”在老师的引导下,居民们纷纷伸出双手,跟着节奏反复练习。随着动作逐渐熟练,现场充满了欢快的笑声,轻松愉悦的氛围迅速蔓延开来,大家在热身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热身后,课程自然过渡到文学分享环节。老师选取夏衍的《野草》作为讲解内容,带领大家走进种子的奇妙世界。老师深情地朗读着文中片段,声音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将种子超越力量的例证生动呈现。当老师说到种子分开头盖骨、小草破石而出时,目光炯炯有神,仿佛要把种子的坚韧传递给每一个人。居民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发出阵阵惊呼,惊叹于种子那顽强的生命力。老师还引导大家展开讨论,居民们积极分享自己对生命力的理解与感悟,现场互动热烈,在思想的碰撞中,实现了艺术与思想的共振。
随后,课程进入手工创作环节。老师拿出扭扭棒、花艺胶带、剪刀等工具,开始教大家制作“柿柿如意”。“我们先用橙色扭扭棒绕成圆圆的柿子形状,要注意留出一个小尾巴做蒂哦。”老师一边说,一边灵巧地操作着手中的扭扭棒,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柿子就诞生了。居民们全神贯注地跟着步骤制作,遇到问题时,老师会走到身边手把手指导。在老师的帮助下,大家充分发挥创意,有的在柿子上添加花纹,有的将叶子做成不同的造型。最终,每个人的作品都独具特色,大家捧着自己的“柿柿如意”,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容,纷纷表示回去后要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手工,在亲子互动中重温这份快乐。
此次课程不仅让居民们重温了儿时课堂的美好回忆,更让他们掌握了与孩子相处的新方式。未来,燕子矶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将继续创新课程形式,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文化传承与代际共读,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
燕子矶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