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学栖霞 箔韵龙潭】稻花香里说丰年,童心体验丰收乐 ——上坝村社区教育课堂开进金色稻田

时间:2025-11-14 09:03

1110,上坝村的连片稻田金黄灿烂,一派丰收景象。值此收获时节,村委会巧妙利用这一本土资源,将社区教育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组织长江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以“感知丰收,热爱家乡”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活动旨在通过亲身实践,让孩子们了解农耕文化,激发对家乡的热爱,是社区拓展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形式的一次生动实践。

第一课:田间识稻,社区志愿者讲解“粒粒辛苦”

在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兴奋地步入稻田。志愿者担任起临时教师,他们手持稻穗,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生动讲解水稻从播种、生长到收割的全过程。“我们碗里香喷喷的米饭,就是这样一步步来的,每一粒都来之不易。”一位志愿者讲解道。孩子们认真聆听,并亲手触摸、观察,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化为眼前真实的感知,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食物的珍贵。

第二课:现场观机,感受现代农业科技魅力

当大型联合收割机驶入稻田开始作业时,孩子们发出了阵阵惊叹。志愿者们随即在现场开展了简单的农机科普,讲解了现代化机械如何高效完成收割、脱粒等环节。这直观、震撼的一幕,不仅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让他们感受到了科技为传统农业带来的巨大变革。这堂生动的“科技课”,充分体现了社区教育在连接生活与前沿知识方面的桥梁作用。

第三课:稻田写生,描绘眼中的丰收图景

认识完稻谷与机械,孩子们在田埂上支起画板,开始了自由写生。他们将眼前的金色稻浪、忙碌的收割机与广阔的秋日天空纳入画中。这一刻,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空间,大自然成为了最好的老师。社区通过组织这样的艺术体验活动,鼓励孩子们观察生活、表达自我,用画笔记录下对家乡丰收景象最纯真的赞美,有效提升了活动的趣味性与教育意义。

第四课:教育科普,共筑安全环保防线

活动的最后一环,由村民兵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环保安全教育课。他们围绕秸秆处理问题,通俗易懂地讲解了焚烧秸秆的危害以及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环保价值。“我们要做蓝天的小卫士,告诉爸爸妈妈,秸秆要合理利用,不能一烧了之。”志愿者的话引发了孩子们的共鸣。这堂课将环保意识的种子深植童心,展现了社区在安全教育与环境治理中“从娃娃抓起”的前瞻性。

此次“稻田里的课堂”是上坝村一次成功的社区教育探索。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边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丰收的场景中增长了见识,激发了热爱家乡、珍惜粮食的情感,也彰显了社区在协同育人、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未来,上坝村将继续创新社区教育模式,为孩子们带来更多寓教于乐、富有生命力的成长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