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学栖霞 我爱迈皋桥】迈皋桥街社区:“月满老街・情暖邻里”——营造“家门口的温暖”

时间:2025-09-24 15:50

  9月24日,伴随着空气中弥漫的桂花与月饼的甜香,迈皋桥街道迈皋桥社区“月满老街,情暖邻里”中秋主题便民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便民服务的暖意民族团结的欢歌非遗花灯的巧思三股温柔的力量交织在一起,将这个中秋酿成了一坛醇厚绵长的酒,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醉在了这份独属于迈皋桥老街的温情里。

暖心服务民生关怀传递社区温度

“师傅,我这电动车的刹车有点松,能帮忙看看吗?”便民电动车维修点,外卖骑手小周推着电动车,有些着急地问。师傅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蹲下身检查:小问题,就是刹车线松了,我给你紧一紧,保证不耽误你送单。”旁边的义诊摊位前,医生正给快递员陈辉测量血压,还贴心地把注意事项写在便签上:“你平时跑得多,记得少喝冰饮,血压有点偏低,口袋里可以备点糖。”

除了维修、义诊,顺丰快递也在现场组织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便民惠民寄递服务,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平时孩子忙,我们老人出门不方便,今天在家门口就能测血糖、咨询政策,太贴心了!”七十多岁的陈大爷点赞道。这些设在节庆里的“暖心角落”,正是社区将服务送上门、把关怀做到家的温情举措,让居民在感受团圆氛围的同时,更能体会到“家门口”的便利与温暖。

 

民族团结,邻里情感筑牢社区根基

“快来尝尝我们家的糖卷馃活动现场回族商户马占龙正端着一大盆糖卷馃,热情地往街坊们的手里塞“我来老街开拉面馆有五六年了,去年冬天下雪,隔壁王老板还帮我扫了门口的雪,今年中秋我特意做了家乡的美食带给大家”话音刚落,马占龙的盆里也被放满了月饼以及各种零食,“吃了你的美食,我们也得回礼啊,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月饼......”家住和燕花苑的陈阿姨笑着说。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互赠中秋礼”不知是谁提出这个建议,街坊们立刻行动起来。阿姨把自家做的月饼塞进维族姑娘帕提蔓手里:“姑娘,这月饼甜,你带回去尝尝。”帕提蔓则从包里掏出一块绣着花纹的方巾,递给阿姨:“这是我妈妈绣的,您擦汗用,好看!”马占龙小心翼翼的提着邻居赠送的礼物,眼眶微红“没想到离开家乡来到老街,也能有这么暖的团圆。

灯海寄愿,共建共享点亮社区未来

“左手扶着竹骨,右手慢慢弯,力道要匀,不然竹篾会断哩!”花灯老师的声音随着手上的动作一起,缓缓传来,身旁围坐的街坊邻居也是听得认真,映衬着桌上散落彩纸、浆糊、灯穗,满是热闹的节日氛围

八岁女孩小熙全程专注着手里的玉兔花灯就连胶水沾到了鼻尖也浑然不觉,只举着花灯仰头问:老师,我如果给兔子贴个蝴蝶结,嫦娥姐姐会不会更喜欢它呀?老师被逗得笑眯了眼,伸手帮她把花灯摆正:“咱们小熙的兔子最漂亮,肯定是最讨嫦娥姐姐喜欢的”不远处,几位年轻妈妈正跟着视频教程穿灯线,线绳在指尖绕了几圈便乱了阵脚,老师见状走过去,手把手教她们“十字绕法”:“咱们老手艺的花灯,讲究‘亮而不燥’,这样绕线,今晚提着走一路,灯都不会灭。”

活动尾声,居民将写满祝福的便签挂在灯笼上,共同点亮“中秋灯海”。暖黄色的灯光映照着一张张笑脸,也映照出社区治理的温情底色。居民刘女士说:“你看这灯亮起来的样子,就像老街的日子,暖烘烘的

月亮年年圆,可老街的中秋,因为有了每一个人的参与,才更有滋味。月满老街,情暖人心,本次活动,让老街的中秋有了别样的温度也让这份跨越年龄、民族、职业的邻里情,在时光里愈发绵长。未来,迈皋桥街社区社区将继续深化“党群服务+文化惠民+基层共治”模式,让这份来自节日的温暖延续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可感可及的幸福感,照亮更多居民的回家路。

栖霞区迈皋桥街道迈皋桥街社区居民学校供稿

2025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