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六月的光影掠过颐养家园的窗棂,AI正以算法为笔,在银发群体的健康食谱上勾勒出科技温度,等待与生活经验完成跨维度对话。于是,一场专为银发族定制的“智领食养:吃出健康新花样”主题课程,在欣岳年南京栖霞国际颐养家园热闹开启。这是燕子矶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养教联动”基地2025年度系列课程的精彩缩影,以科技赋能养老教育,让老年人在柴米油盐间触摸智慧生活的温度。
“叔叔阿姨们,知道手机里的健康APP怎么算出您每天该吃多少克蛋白质吗?”课堂上,讲师正清跟大家分享AI饮食分析小程序,老人们的好奇心也瞬间被点燃—— 原来AI能根据血压、体重等数据自动标记高盐高糖风险食材,还能像“膳食管家”一样推荐三色搭配的餐盘方案。“我这血糖高,难怪APP总提醒少吃糯米制品!”张奶奶一边滑动手机界面,一边和邻座的姐妹分享新发现,银发间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在“三步成为智慧食养家”核心知识分享环节,讲师正清站在投影幕布前,随着PPT页面切换展开生动讲解。当“五色食养与器官健康”页面弹出时,她指着红色色块问台下老人:“哪位叔叔阿姨知道番茄和红豆为什么标红?”81岁的陈爷爷立刻举手:“我在养生节目听过!红色入心经,对心脏好!”PPT随即切到高血压饮食建议页,动态箭头依次划过红色护心区(番茄、红豆)、绿色润肺区(菠菜、西兰花)和黄色养脾区(南瓜、黄豆),讲师用激光笔点着灰色标注的葱姜区域:“这类刺激性食材会让血压波动,AI分析数据时都会自动标记。” 老人们纷纷抬头紧盯屏幕,陈爷爷边听边小声嘀咕:“难怪我吃葱后头晕,原来真有科学依据。”“以前总觉得智能设备是年轻人的玩具,今天才知道能帮我们管好一日三餐。”课程结束时,老人们迟迟不愿离场,留下来跟老师交流了许久自己的个性化困惑。
据悉,燕子矶街道“养教联动”基地今年将围绕“自然课堂”与“智慧课堂” 双线开展20场课程,从AI健康管理到手机短视频制作,从园艺疗愈到智能家电使用,持续为银发族搭建跨越数字鸿沟的学习桥梁。正如社区教育中心主任所言:“当科技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成为能煮出养生粥、拍出美照的生活助手,老人们的晚年才能真正实现‘智’在其中,乐在其中。”
燕子矶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