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燕子矶街道太平村社区居民学校二楼活动中心墨香袅袅,“掌上温情 云护双辉”项目开展的“墨香润太平 书法初体验”活动如期举行。从书法文化溯源到笔墨实操,从单字临摹到扇子创作,居民们以笔为媒,在横竖撇捺间感受汉字之美,将对生活、对家国的祝福融入方寸扇面。
活动伊始,讲师以中国书法历史演变为脉络,从殷商甲骨文的对称格局,讲到西周金文的古朴厚重,再落脚到魏晋楷书的方正端庄,并详细讲解了甲骨文的“福”字——像双手捧酒坛祭祀,藏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楷书“福”字横平竖直,更显沉稳大气。讲师结合字体演变图通俗解读,还提及“楷书四大家”:“颜体宽博如中国人的胸怀,欧阳询《九成宫》严谨工整,藏着做事的规矩。”居民们听得入神,居民张师傅感慨:“以前只觉得写字好看,今天才知道每个字体背后都有文化根!”
进入实操环节,志愿者早已备好毛笔、宣纸与临摹字帖——字帖上“平安”“喜乐”等暖心单字,以及“中国共产党”“少年强则国强”等铿锵短句,均提前准备妥当。讲师先示范握笔姿势,接着讲解核心笔法“逆锋起笔藏锋芒,中锋行笔保厚实,回锋收笔显完整”,还手把手纠正居民的运笔姿势。
临摹时,杨师傅选了“中国共产党”五个字,一笔一画写得格外认真,墨汁晕开时他轻声说:“入党几十年,这几个字刻在心里,用毛笔写出来更有分量。”居民马师傅握笔临摹“喜乐”,年轻妈妈李女士反复练习“平安”,盼着写好送给家里老人。
活动尾声,居民们捧着书法扇子合影,墨香与笑声交织。此次活动不仅让居民掌握了书法入门技巧,更以传统文化为纽带,让“平安”期许、“强国”初心在笔墨间传递。
燕子矶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供稿